健康一“夏” | 药品也“怕热”?没错!是否冷藏要区分!

2022/08/29 作者: 于红 来源: 药葫芦娃 打印

老话说,“早立秋把扇丢,晚立秋热死牛”。今年是个晚秋,酷暑未退,天气依旧“火辣”,避暑纳凉的同时也别忘了给家中药品降降温。但是,给药品降温不是一股脑儿地放进冰箱冷藏,需要根据药品特性来区分。今天,药娃就跟大家聊一聊药品储存的小知识。

药品也怕热?

不只是食物遇到高温会变质,某些药品也同样怕热。因为高温天气会影响药品的化学成分,使其变得不稳定,特别是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软膏剂和糖浆剂等易受温度影响的制剂更是如此。比如,胶囊制剂受热会软化、破裂,甚至整瓶药粘在一起;针剂、口服液受热可能会出现絮状物、沉淀物、结晶、气泡等现象;颗粒剂和糖衣片剂受热易发黏、结块,如果密封不严还容易生虫;药膏受热可能会酸败、色变、水油分离甚至变质;中药受热容易出现泛油、发霉、虫蛀等现象。

是否需冷藏?

为了给家中药品降温,很多人便将其放入冰箱冷藏。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规定,药品贮藏对温度一般有四种要求:常温指10-30℃,冷藏指2-10℃,阴凉处指不超过20℃,凉暗处指避光且不超过20℃。因此,不是所有药品都需要放入冰箱冷藏,如果储存方式不对,也会影响药品疗效。

1.有必要冷藏的药品

说明书上明确注明需要冷藏的药品,如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疫苗、益生菌等,必须放入冰箱保存;含糖量高的人参、含水量高的燕窝等名贵中药,须采取干燥后低温冷藏的方式保存;栓剂在高温条件下容易软化,建议放入冰箱冷藏,使之处于硬化状态以便于使用;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洗剂和漱口液等药品,天热时最好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以实现较长的保存时间。此外,酒精、碘酒等搽剂,放入冰箱时应拧紧瓶盖,以防挥发或氧化周围物品。需要注意的是,冷藏并不是冷冻,应冷藏的药品冷冻也会影响其疗效。

2.不适合冷藏的药品

外用乳膏保存温度过低可引起基质分层,影响软膏的均匀性与药效;气雾剂、喷雾剂保存温度过低,会造成喷药不畅、药雾不匀;止咳糖浆、感冒糖浆保存温度过低,糖浆中的糖分容易析出结晶,从而导致药物浓度发生变化。因此,以上这些药品都不适合放入冰箱冷藏。

温馨提示

药品日常储存还应注意:内服药与外用药、大人药与小孩药、常用药与急救药分开摆放;所有药品存放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保管好药品的外包装和说明书,定期检查并及时处理过期药品。


作者:

辽宁省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主管药师 于红

审核专家:

辽宁省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副主任药师 吴高蕾

山西阳煤集团总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任建业

注:本文摘自“药葫芦娃”微信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宣传,具体诊治请咨询专业人士。


联系站长

本网站由北京中汇数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京ICP许可证号: 京ICP备190205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507号

电话:010-65660788 通讯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永大路38号1幢4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