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识药·科学辟谣】口服的“植物胰岛素”可以降血糖?

2021/10/26 作者: 刘小红 来源: 药葫芦娃 打印

谣言

糖尿病不用吃药,口服“植物胰岛素”就可以降血糖。

辟谣

最近,网络上有不少商家都在推广号称“百分百纯天然”的神奇降糖产品——“植物胰岛素”。据商家介绍,“植物胰岛素”具有生物活性,药理作用和注射液胰岛素完全一样,还具有增生和修复细胞的功能。患了糖尿病不用吃药,更不用注射胰岛素,只要每天口服“植物胰岛素”就可以控制病情,这是真的吗?

胰岛素治疗很重要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

1型糖尿病通常在患者年龄很小时发病,原因是β细胞受到自身免疫因素的攻击,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一旦发病,必须通过外源性补充胰岛素进行治疗。

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一般在中老年起病,由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胰岛素抵抗所致,可通过口服药物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也可通过口服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还可通过外源性补充胰岛素降低血糖。由此可见,胰岛素治疗对糖尿患者非常重要。

“植物胰岛素”不靠谱

据商家介绍,“植物胰岛素”是从天然植物中提炼,具有生物活性,绝对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也不会产生依赖性,并且对1型、2型糖尿病都适用。这套说辞看上去很科学,实际上漏洞百出。

第一,植物中不可能有胰岛素,这是医学界早有定论的。1921年,加拿大人班廷和贝斯特从动物胰腺中提取到了胰岛素并获得诺贝尔奖。现在临床最常用的人胰岛素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出来的,“植物中提取胰岛素”没有科学依据。

第二,口服胰岛素尚未问世。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后,蛋白质随着消化道蠕动到达胃部,会被胃酸、消化酶破坏、水解,不再发挥胰岛素应有的生物活性作用。因此,口服胰岛素不可行。

第三,“植物胰岛素”中添加的西药易致低血糖发生。部分厂家推出的产品号称完全来源于苦瓜、荞麦等天然植物,其实却添加了一种口服降糖药——格列本脲。格列本脲通过刺激人体胰腺内的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补充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不足,进而发挥降糖作用。但格列本脲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十分顽固,剂量控制十分重要,目前不作为首选降糖药。

如果糖尿病患者服用的是添加了格列本脲的“植物胰岛素”,血糖虽然下降了,实质是格列本脲在发挥作用,如果不清楚用药剂量,则很容易发生血糖波动或低血糖,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总之,不推荐患者服用所谓的“植物胰岛素”来替代口服降血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应该到正规医院长期就诊随访,在饮食控制和适度活动的基础上,根据糖尿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在医师指导下长期合理用药,并且监测血糖,切勿轻信所谓的神奇降糖产品——“植物胰岛素”。


辟谣专家:刘小红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副主任药师

复核专家:邓智建 新乡医学院药学院副院长、主任药师

出品人:科普中国-科学辟谣

注:本文摘自“药葫芦娃”微信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站长

本网站由北京中汇数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京ICP许可证号: 京ICP备1902053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507号

电话:010-65660788 通讯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永大路38号1幢4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