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
世界肾脏日
目前,我国慢性肾病(CKD)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由于其发病率高,且在疾病早期自我知晓率低,致使死亡率高达98%。
那么,到底该如何保护好我们的肾脏呢?
慢性肾病有信号
前几天老王去体检。这不,体检结果出来了,老王最担心的脂肪肝已经转为轻度,而化验单上除了显示尿蛋白多外,其他指标均无异常。
老王这个开心呀!哈哈,我这身体不错呀,这得喝点小酒庆祝下。
于是,当天晚上,老王就高兴地喝了一顿酒。不料,第二天小腿水肿加剧,被女儿带去医院就诊。
医生仔细查看了老王的化验单,说:“大爷呀,您心咋这么大呢!这蛋白尿化验结果都+++了,咋还喝酒呢?!您还有四肢长期水肿,肾小球过滤率(GFR)低于89毫升/分钟,这是得了慢性肾病啊!”
药师解答
如果您有以下某种情况,就有可能得了慢性肾病——
临床早期症状:眼睑及下肢浮肿、乏力、恶心、尿少心慌、尿液泡沫增多及血尿。
检查结果:以白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持续超过3个月为主要特征。
对症治疗很重要
医生给老王开了缬沙坦片。老王戴上老花镜,对着说明书左看右看:“哎?不对呀?这不是治疗高血压的药吗?”
药师解说
由于肾病是综合性疾病,治疗方案包含利尿消肿、降血压、降血脂、免疫治疗方案等等。所以,该如何选择药物,要听从医生意见,按时服药,及时复查,不可擅自停药。
缬沙坦片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ARB),2014年版《中国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解读指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者ARB在糖尿病肾病中可起到有效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进展的作用,通常首选其中一种,使用期间应监测血清肌酐及血钾水平。但不推荐应用该类药物作为糖尿病肾病的一级预防,且ARB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6类人群需注意
1. 高血压患者
血压长期波动过大,会使肾脏压力增大,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而造成损伤,出现高血压肾病。
2. 糖尿病患者
长期血糖过高会导致肾脏血管病变以及代谢异常,引发糖尿病肾病。
3. 痛风患者
由于血尿酸增高易形成痛风石,沉积于肾小球、肾小管里面,损伤肾功能,就会出现蛋白尿。
4. 血脂异常患者
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血液中低蛋白会导致胆固醇等物质的合成增加而出现血脂异常。
5. 肥胖人群
肥胖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肾小球肥大、阶段性的肾小球硬化等,影响肾小球滤过以及肾小管重吸收。
6. 喝酒、抽烟人群
饮酒会影响血液中尿素的含量,加重肾脏的负担。肾病患者长期饮酒,会导致贫血,血小板功能紊乱,对身体造成伤害。抽烟会加重免疫系统损害,使尿蛋白的漏出量明显增加。
温馨提示
肾不好的人需警惕以下药物:
氨基糖苷类药物、阿昔洛韦:易引起急性肾衰竭。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易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发急性肾衰竭。
血管收缩药(如去甲肾上腺素、甲氧胺等):易引起急性肾衰竭、少尿。
顺铂:易引起肾小管坏死。
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四环素、喹诺酮类、两性霉素B:易引起肾损伤。
作者:上海长征医院药剂科 主管药师 陈潞梅
审核专家:上海长征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邬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药师 魏国义
注:本文摘自“药葫芦娃”微信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